建工行业观察丨2020年,做工程还有前途吗?
2020-05-13 16:42:55
来源:网络
责任编辑:
很久以前,建筑业也是风口行业。2001年,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,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继续增加,出现了三峡、南水北调等一些超级工程,也催生了房地产的"黄金十年"。
市场大,标准低,资金充裕,劳动力便宜,国内大量建筑企业也在这一时期崛起。
在野蛮增长周期之后,建筑业开始回归理性,规范和标准的提高,房地产市场的"严格控制","降温","限价",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等,都给工程集团带来了很大的冲击。
与互联网、金融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相比,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慢得多。作为占国民生产总值(GDP)6%以上的支柱产业,我们不可能问2020年工程是否有未来。
建造业所面对的挑战
为了应对新技术和新资本的影响,必须改变建筑业。
然而,如何突破商业模式的瓶颈?如何重塑僵化的人才结构?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和传统基础设施的饱和?
这三点是建造业在过渡期间必须考虑的限制因素。
01.业务模式遇到瓶颈、EPC或解决方案
建筑业最大的痛苦是利润率低。
对于传统的住宅建设项目,利润率不到10%,水利、电力等项目由于项目周期长,利润率更低。近年来,国际上中标项目的利润率甚至不到5%,只能通过投资、债权、汇率等来弥补。
虽然工程合同的总金额往往是数十亿美元,但利润率低也会导致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很低,即使价格指数的微小波动也会产生很大影响,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?原因在于建筑业独特的商业模式。
一方面,建筑企业为了中标,往往降低中标价格,直接缩小利润空间;另一方面,施工单位对项目利润的三大要点,如管理费、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,几乎没有发言权。
近年来,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承包方式,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,EPC模式可以将工程的所有设计、采购、施工和其他工作组织起来,由总承包商组织实施,这样承包商就可以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为自己创造更高的效益。
2019年12月,修订后的招标投标法草案增加了工程总承包的规定。从3月1日起,住房和建设部明确规定,注册建筑商可以担任总承包项目经理。
随着政策的铺垫,EPC模式将在未来取代大部分传统建设项目,成为企业建设的新利润增长点。
二、人才结构僵化,企业改革升级。
目前,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,吸收了全社会就业人口的7%以上,从业人数仍在显著增加。
然而,相反的趋势是,无论是专业人才、技术骨干人员、项目经理,长期以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由于建筑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,许多人坚持"铁饭碗"的观念,缺乏自我约束和意识,这种旧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。
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,由于职业教育、大学教育和企业需求的脱节,以及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后备体系,建设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"三缺"状态,即缺乏施工人员、缺乏成本教师、缺乏工程师。许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也会选择转业到甲方、监督单位等单位,进一步扩大这一差距。
由于缺乏高层次的人才,这是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隐患。建筑业是一个依靠"人"的行业,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,培养懂技术、会管理、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人才困境是转型期建筑业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,它既然享受了"人口红利",就必须承受红利过去后的痛苦。
然而,这对建筑企业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坏事,而是会进一步迫使建筑企业加快管理创新、改造和升级的步伐,使企业在困境中谋求发展。
一些企业已开始采取行动,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就业机制,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,为"人才"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。
[责任编辑:]
相关阅读
- 2020-05-13建工行业观察丨2020年,做工程还有前途吗?
- 2020-05-13瑶浴泡脚,养生还是害己?
- 2020-05-13宣布关闭!国内一行业龙头企业轰然倒下!
- 2020-05-13过百公司涉足口罩业务,2020年中国口罩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
- 2020-05-12苹果在华出货量暴涨416%!美国却劝企业回归本土?
- 2020-05-12苹果计划在美国重启零售店 民众很担心
- 2020-05-12苹果公司将重新开放美国门店,会向顾客提供口罩
- 2020-05-12华为为何急着全世界抢注鸿蒙商标?
- 2020-05-12美国疫情出现走低势头,特朗普却突接“噩耗”
- 2020-05-11市场推广费一年间涨3亿多?深交所“十问”常山药业